来源:青岛日报,2019-11-28,第五版
27日,2019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青岛峰会暨百城市长公益论坛助力发展青岛行活动启幕。带着聚焦“风口”、融合发展的共同愿景,来自深圳等城市的高成长性企业、金融与投资机构、相关行业协会负责人等近500名嘉宾共赴青岛这座“风口城市”。在这场由青岛市人民政府、百城市长公益论坛理事会主办的产业盛会上,针对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的最新走向,各抒己见、深度研判,共建共享创新资源、助力新旧动能转换。
▲2019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青岛峰会暨百城市长公益论坛助力发展青岛行活动在崂山开幕。 刘 栋 摄
构建金融与科技创新的良性循环关系
全球经济结构调整的大趋势进一步激发了产业重塑的前景,而基于金融支撑基础上的科技创新,可谓是这一重塑过程的“源动力”。国务院参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名誉所长夏斌剖析了如何通过金融与科技的融合创新,助推企业和行业抢先走出结构调整背景下的经济低谷,引领经济周期的复苏。他提出金融支持制造强国的4种模式——美国、英国和瑞士是金融比重较大、制造业比重较小的模式;日本、韩国和德国则是制造业比重大、金融业比重小;以色列和瑞典是制造业与金融业比重都小;而中国则是另外一种状况:大制造、大金融。
“平时我们讨论为实体经济服务,要把金融业作大。但由此可见,金融对制造强国的支持作用不是简单体现在金融业的规模上。与此同时,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结构也不是决定金融对制造业支持的关键因素,德国、日本间接融资比例比较高,而法国、荷兰的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比例是相当的,中国的金融结构必须结合我们的实际。”夏斌说。
那么,金融制造业支持制造业和科技创新的关键究竟是什么?夏斌认为,关键是要形成金融和制造业、科技创新之间的良性循环关系。“简单讲,就是基于技术的演变和产品的生命周期,在不同的周期给予不同的金融支持,包括最前期的政府支持、金融支持和后期的产业资本支持,实现产业、金融和科技的真正融合。”
▲近五百名嘉宾参会。
以“共生型组织”应对多维化产业环境
“我们正在进入一个数字化的新时代,数字化资源通过各种形式源源不断地渗透到产业链的每个环节,所有的事物都在不断迭代升级。这一个过程意味着产业重新组合的机会。”国际e健康产业联盟执行理事长刘丹宁提出以“共生型组织”搭建资源共享平台,应对新的经济增长趋势,在资源组合和交互的基础上实现创新。
“产品经济时代过去了,创新时代已经来临了。不管你身处的领域是什么,都在转换成数据。” 刘丹宁把传统产业比作“挖井人”,“从前大家都说要深挖一口井、深耕一片土,而现在,谁也不敢说把产品做到极致就能赢,颠覆不是从内部出现的。”她认为,当前的经营环境正从线性的、单一的周期向多维性、颠覆性的环境过渡的特点,企业寿命、产品生命周期、争夺用户的时间窗口都已经发生深刻的改变,要让企业具备多维能力,就需要依靠共享、协同的共生型组织,完成从“挖井人”到“变形金刚”的角色升级。
什么是“共生型组织”?“这是一个打破边界的联合体,是基于新时代的变化对组织形态的调整,组织的成员间不再是主客关系,而是彼此互为主体。我们不做从0到1的事,而是通过自生态、自组织聚合了若干个1,通过1+N的机制赋能成员的成长,让他们把别人的能力变成了自己的能力。”刘丹宁结合国际e健康产业联盟的实践分析道,共生型组织的核心是回答创造什么价值、能不能创造价值、如何创造价值这三个命题。
青岛是一座新的“风口城市”
在百城市长公益论坛理事会秘书长乔琦看来,青岛是一座新的“风口城市”,“打破科技创新发展与产业转型的壁垒,首先要营造‘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的好环境。青岛正在推动‘学深圳、赶深圳’,在智能化、网络化、信息化、基础建设等领域里已经打造出一流的创新驱动基础生态。”
北京春秋永乐文化传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波就是被这座城市的生态吸引而来,计划在青岛落地“橙子社区”文体产业综合社区。“根据我们对青岛的调研,这座城市的文旅基础建设投入充足,但空间布局上较为分散,淡旺季区分明显,一年中的文旅产业收入呈非线性特征。”据杨波介绍,“橙子社区”聚焦“网红经济”这一新“风口”,是一个集合产业运营、文化娱乐、时尚体育、商业街区等业态于一体的大型文旅综合体,将打造一个涵盖文体旅直播、自媒体供应链基地、主播培训孵化等功能的电商产业带,同时,也将是一个市民和游客日常休闲、旅游度假的“打卡地”。
建设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是青岛承担的国之重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研究员封长虹分享通过一项数据展示了军民融合的巨大前景,“美国的军民融合度已经超过90%,每年能够给美国节省经费约8000亿美元,是一个非常可观的数字。”军民融合的是什么?封长虹认为,这涉及国家建设与国防建设的紧密融合,“军民融合同样也要创新,‘军转民’主要是指对国防企业进行优化组合和要素的重新分配,把资源输送到民营企业,促进国防经济和社会经济的双向发展;‘民参军’则是把社会的、民营企业的高精尖技术和资源推向国防建设、国防事业。无论是哪一点,都要做到真正的有所创新。” 在峰会的项目集中签约环节,北京白墨文化集团与市民营经济发展局签署战略框架协议,将在青岛建设军融城(未来科技城)项目。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记者 霍璟祎 通讯员 陈楚天 张绪霞)
聚焦产业赋能是区块链产业化的必由之路
——来自5G云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主题论坛的声音
技术的变革往往带来经济活力的激发,那么区块链这一冠有“颠覆性”标签的技术,怎样才能赋能实体经济?在5G云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主题论坛上,与会嘉宾围绕区块链赋能产业、打造新动能畅所欲言。
“区块链不等于比特币!比特币只是区块链技术的一种应用,区块链还有医疗卫生、食品安全、版权保护等诸多应用领域。”中国通信工业协会区块链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高斌说,“区块链要回归事物本质,赋能产业,释放生产力。”
高斌认为,2019年是区块链发展的机遇之年,随着区块链和上下游产业的高效联动,产业间将形成链化的联系。区块链是生产关系的科技,而产业实现区块链化是出路,区块链不仅要赋能实体经济,也要赋能数字经济。那么,区块链如何赋能产业?
“区块链产业化需要各方达成共识,聚焦产业赋能,链改可能是目前政用、民用、商用的最大共识的公约数。”高斌说,“链改就是区块链改革,链改就是希望区块链产业化。链改就是基于价值链,运用区块链技术与思想,混合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数字经济等新一代技术与思想,赋能实体经济,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加速产业发展。”
“青岛链湾研究院在全国率先设立链改综合试验区,将为区块链技术赋能实体经济和新旧动能转换做出贡献,也将为青岛的特色发展做出贡献。”高斌说,全国有6000万家中小企业和9亿移动终端用户,区块链意味着商业模式的重构,这是一片蓝海。赋能实体经济的区块链产业才有未来,要通过共享的方式享受区块链产业化的红利。
微众银行区块链战略负责人鲍大伟以微众银行的6大应用为例,介绍了区块链技术如何产生社会效益。在区块链版权平台建设方面,微众银行与媒体建立合作,通过区块链技术构建新闻版权联盟链,实现数字版权确权、监测、侵权取证、诉讼的全流程线上化和自动化。
“通过作者姓名、登记时间、作品名称、作品核心摘要等信息生成唯一对应的数字指纹DNA,基于区块链的‘实体身份标识’和‘可信数据交换’解决方案,对作者身份进行唯一标识以及存证相关证据,在链外进行全网数据监测,自动发现侵权行为并取证上链。”鲍大伟说。
鲍大伟说:“微众银行的区块链应用在畜牧领域的应用也很广泛,通过智能物联网终端设备及时采集畜牧数据,并上传至区块链追溯平台完成存证,结合大数据分析,支撑智慧养殖溯源与畜牧保险业务。”
区块链遇上5G,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变化?高斌认为,区块链与5G相互赋能,让数据加速成为生产资料。5G赋能区块链,实现万物互联、提升性能;区块链赋能5G,实现数据安全可信、数据价值流动。
“通过区块链思想、技术应用来赋能产业,必须要与国家的战略、产业政策及法律法规相一致,才有生根发芽的基础保障和取得全社会支持帮助的可能。”高斌说。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记者 周伟)
国际e健康产业联盟理事长黄江南:
进入以智能生产为主的“观念社会”
数据显示,2018年底,中国制造业占GDP比重为29.6%,而同期德国、日本的制造业占比是20%,美国的制造业占比只有11.2%。“从全世界范围来看,我们已经跨过了制造业这个发展阶段,进入了以智能生产为主、而非以物质生产为主的观念社会。认识到这一点,是抓住未来发展方向的前提。”国际e健康产业联盟理事长黄江南结合自身提出和倡导的“观念经济学”理论,分析了新经济形势下的战略产业趋向。
观念经济学研究的主体是观念资源及其转换的产品。矿产品是纯物质产品,音乐和美术是纯观点产品,而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更多的产品是复合产品,即物质产品注入了“观念”,是物质产品与观念产品的复合产品,例如时装。只有当观念产品具有权利专属性和观念认同时,才具有商业价值。
黄江南指出,互联网是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整个人类社会价值增长的原动力,带动了全世界大约20年的高增长,这个科技浪潮已经越过顶端,开始走向下坡路。下一个产业浪潮将是以人工智能为代表、以物联网为基础的新的产业浪潮,“在新的产业浪潮中,任何的财富增加都将是以智能生产和智能创造为对象的增加。这就是我们为什么提出创新是这个时代的最主要任务,因为任何智能生产都不是重复,而是创新。”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记者 霍璟祎)
北京各省市驻京机构商务协会会长李延平:
产业园区的招商引智难在哪里?
“园区的招商难、引智难,难在哪里?很多园区产业定位同质化、招商手段同质化、缺乏顶层设计方案,破解的关键之道是品牌。”在2019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青岛峰会暨百城市长公益论坛助力发展青岛行活动主论坛上,北京各省市驻京机构商务协会会长李延平说。
李延平认为,产业园区的品牌赋能至关重要。可以通过园区教育资源赋能,提升园区核心竞争力,塑造招商引资“名片”;医疗资源赋能,对标德国工业4.0应用技术和医养结合的康复、疗养等;科技资源赋能,建立中科院科技工作站、科教产业园等;品牌资源赋能,帮助园区实现资源向资产、资产向资本的循环发展;金融资源赋能,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项目资源赋能,助力系列重点项目落地。
“这次带了部分央企、国企、上市公司的12个大项目到青岛,崂山区也在借力金家岭打造金融中心,我们掌握的资源是中国国际金融论坛,也可以围绕这方面助力金融赋能。”李延平说。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记者 周伟)
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院长、博士生导师张辰宇:
人工智能生物学,生命科学的3.0
“大数据的产生,使得研究复杂系统非线性因果关系成为可能。人工智能生物学演变为生命科学的3.0,会改变我们的研究范式和思维。”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院长、博士生导师张辰宇说。
张辰宇认为,基于深度学习产生的人工智能,最擅长解决黑匣子问题,能够以有限的信息推测图像全貌。现在的生物学、生命科学、医学都是相关性研究或者线性因果研究,但是生命科学的本质是非线性因果关系,只能由现在基于深度学习和大数据的人工智能来发现它的规律。
“围绕人工智能生物学和进化医学这两个交叉学科,可以形成产业。因为现在的医学告诉我们怎么得的病,进化医学告诉我们为什么得病。”张辰宇说,“从低维数据预测高维信息,人工智能生物学主要是突破相关性分析,能够帮我们发现生命系统中最本质的非线性因果关系的基本规律。”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记者 周伟)
责任编辑:刘聪聪